最近不知為何?許多人來問如果要成為一位優秀的HRBP,有沒有什麼書可以閱讀?
聽到這問題,我總會建議” 請閱讀商業、策略、甚至創業的書”
但多數的人會產生欵問?哈哈😄
HRBP簡單說明只要公司規模夠大,都會有這個編制,這個職位隸屬於事業單位,例如研發單位、業務單位等,它主要直接聽從事業單位最高主管的指揮,對內進行一連串與人力資源有關的工作執行。
所以決非一般的人事行政工作內容。
有一些HR會讓人感到不太思考,遇到事情就依法、依規定辦事、不容踰越、從不管為什麼,心中只有SOP。
或有一些言行如同他的眼神:”盯著老闆、跟著老闆轉”,這群人很忠心,努力為公司把關,但偶而還會咬傷自己人。因為對其他部門來說,HRBP就像是鷹犬、明朝東廠般,只會揣摩與遂行上意,不問是非與民情,所以偶而還會咬傷自己人。
上述1、2類人欠缺大局觀的「思想與自我思辨能力」,當然要更新和進化
甚至還有一些HR非常認真,滿腦思考著人力資源專業
手上、腦子總是人力資源管理、KPI,這種工具控狀況,有時一看到新的管理方法就急著導入公司,卻沒有想清楚導入後的影響。
而此類的人,具備積極正面的態度,但在思想上往往也須要調整。
HR專業是每位HRBP必備之基礎,但不應該被綁架。
所以想成為一位優秀的HRBP前需要學會「換腦袋」?
熊覺得人力資源議題=公司的策略議題
HR不了解公司的生意、策略、商業模式,不了解同業或跨業競爭態勢,就無法與直線單位談業務,而無法用商業語言對話,做不好人才管理的工作。
再深一點
人力資源議題與社會議題、國家議題無法分割
ex. 勞工議題、人口結構、一胎化趨勢、多元化、社會與國家文化等。
人力資源議題的最底層,是關乎人性關乎組織行為學的社會科學議題
HR不去深度了解人性、組織政治關係、行為經濟學、甚至是歷史與政治等,只拼命設計表層的制度流程,只執著於引進「最佳典範工具」來求得心安,那將只是自我陶醉、與真實的職場環境脫節。
HR怎麼「換腦袋」? 就從你的閱讀開始。看什麼書,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;關注什麼訊息,決定了你是怎樣的HR。
閱讀商業、策略、甚至創業的書_讓「商業的血液」習慣性地在身體中流淌。
閱讀行為經濟學的書_深度的了解人性、習慣、了解人類的理性與非理性。
閱讀管理理論發展、立論依據的書_知曉前因後果、前提假設,不會隨意引進典範。
閱讀企業發展、國家朝代發展的傳記因為「知往鑑來」、「企業的運作是政治的縮影」。
閱讀廣泛結合政治、社會、歷史、文化議題的書_人資底蘊的源頭。
而近期更深愛古書籍,尤其是孫子兵法、孟子、莊子。
總結的來說,HR的腦袋決定了工作的深度與高度,有句話看似矛盾,卻貼近工作的現實:「你越想做好HR,就越不能想著正在做HR」。
但事實上營運主管也需清楚HR行政和HRBP的功能差異,否則HRBP一天也是24小時,如何成為一位[用兵如神]的主將 這議題也很值得企業思考。
HRBP建議書單:
【商業、策略】
- 彼得‧杜拉克:創新與創業精神
- 彼得‧提爾:從0到1
【行為經濟學】
-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‧康納曼:快思慢想
- 行為經濟學大師丹‧艾瑞利:不理性的力量
【管理理論發展】
- 彼得‧杜拉克:管理聖經
- 逆管理時代
【企業發展、國家朝代發展】
- 勇往直前:我如何拯救星巴克
- 當企業購併國家:從全球資本主義,反思民主、分配與公平正義
【結合政治、社會、歷史、文化議題】
- 富強之路
- 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,聆聽馬克思
【古書籍】
- 孫子兵法
- 正是時候讀莊子
- 問心:讀孟子,反求諸己
【入門書籍】
1、人力資源管理的36個關鍵指標
2、隱形員工:如何當個有眼光的好主管?
3、冰山在融化:在逆境中成功變革的關鑑智慧
4、人才革命:HR你知道如何重新審視人才的價值嗎?
5、穀倉效應
6、這是我們的船:卓越團隊領導技巧
來自 另類思維的HRBP 熊
部份內容參考〔經理人雜誌〕